魔毯
2006
材料: 粗羊毛手工地毯
2006年,新加坡举办首届双年展,主题是“Belief”(信仰),徐冰受邀为当地的观音堂佛祖庙设计一块大型地毯。
《魔毯》选择了四段不同宗教或信仰的文本——禅宗六祖慧能的《坛经》,诺斯替教派的《论世界起源》,犹太教的《塔木德》法典,以及马克思《雇佣劳动与资本》,用正读、反读、回旋读、间隔读等方式组合成一块魔方般的文字方阵。随颜色的引导,人们可以从中读出不同宗教典籍的段落、片语或诗句。这个想法源于前秦才女苏惠《璇玑图》的启发, 1620年苏辉创造了841个汉字组成的,可从任何方向组合阅读的汉字网格,仅从这一个的汉字网格,可以找得出将近4000首诗。
作品完成了,但遇到的问题是,佛教的文字不能被踩在脚下。展方建议,将地毯移到美术馆展出,为寺院另外制作一块。徐冰想到将现有地毯上的文字处理成马赛克的效果,使文字消失。这块用于寺院的图形地毯可与美术馆的那块字毯相呼应,构成一件作品。工厂开始赶制第二块,但不久又接到艺术总监南条史生先生的信,信上说:
“我看了你的图,但不能给寺院看。如果给他们看,有一点像是在显示受到了他们审查的感觉。……他们是特别喜欢你的作品的普通,虔诚的人,他们由于迷上了你的文字而期待着你的作品。…… 我们不能以不接受艺术,其他宗教,马克思主义或任何别的,来指责他们。他们不是有政治权势的人。所以你是否可以重新考虑制作另个版本。……”
徐冰为南条先生对宗教的尊重和细心的态度所感动。第三个版本的地毯,以英文方块字体书写的“Belief”呼应展览主题,终于被铺陈在寺庙的中央。
手制书-潮汐
2006
媒材:手绘及手制书装订
创作: Christophe Wilde, Marshall Weber, Eliàra Pérez, 徐冰
尺寸:25.4 x 16.5 x 2.5 cm
这整本书是一首由Marshall Weber写的诗。制书是由美国书籍艺术家Christophe Wilde完成。该诗的作者,美国艺术家Marshall Weber用幽雅的英文手写体,从首页起笔,连绵不绝至尾页。再由哥伦比亚艺术家Eliàna Pérez译成西语并书写,笔划的游走象是在与已有的文字做着喜戏和倾谈,她又在书页间绘制了精美的图画。这之后,书被转到徐冰手里。他根据诗句添加中文,用奇异的汉字点缀其间, 书中的文字仿佛变成一阵阵海浪。这边书让读者感受并想象人类、文字、图像和自然之间 “流动 ”的界限理念。
诺基亚
2006
媒材:电子录象
电脑技术使影像的画面变得越是精美无比,我越是喜欢儿时看过的那种手绘卡通的感觉。
有一种有关“艺术”的定义为:没有使用性的创造才可成为艺术。但是我喜欢NOKIA这个项目正是因为这些创作都是有实用性的。它将被人们随身携带,“艺术”被渗透在无限的空间中。每一次被点击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换。
转话
1996-2006
媒材:多种语言的连锁翻译
《转话》计划是一个关于不同语言间转换的可能性及程度的实验。 方法是:从一篇中文开始,译成英文,又由英文译成法文,再由法文译成俄文,以此方式再译成德文,西班牙文,日文,泰文。再译回到中文。最后将前后两篇中文做对比,看看与原文的出入有多大。也许是面目全非,也许还不至于变成完全没关系的两篇东西。 (如果是后者,那就更好,这说明多少年来我们所依赖的翻译这件事,基本上还是可以信任的。) 这个计划是96年徐冰与纽约策展人Octavio Zaya 开始进行的,但没有作下去,是因为Zaya听说:有另一位艺术家正在做同样的事情,徐冰只好停止。但十年来他查遍了网站和多方询问,也没有看到这个计划的出现 (听说的事是不可靠的)。
05年为《生活》杂志翻译主题专号才实现了这个多年的计划。徐冰在《生活》栏目的短文中这样写到:“……十年来会经常想到这个 “可惜” 的方案.杂志又让我想起了这件事。 管它哪,就当做游戏,多作几遍也没什么关系。美国有一个游戏叫 “Telephone”(打电话),就是这么玩儿的.。一句话你传我,我传你,看后来传成什么样子(类似的游戏我想在中国也有)。这些流传下来的孩子的游戏,简单得与生活本身无异,却深藏哲理。这种游戏的方法也被用在美国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中。比如说在management communication(管理沟通)的课程中,学生被分成两组,并使用同样的用具。其中一组开始建造程序,同时不断地向另一组传递每一步骤的指令;结果另一组完成的有可能是不同的。 这个实验测试的是传递与接受之间的误差度。讨论的是管理者如何有效地传达指令。翻译的技术也是传达法的技术。中文版本选择的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禾女士的著作《语际书写 – 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>》中的一段。我本想从她的文字中,找到那种泛滥于许多理论写作中拗口的论述。但我发现她的写作风格清晰,简洁,很难找到易被误读的地方。不过我想: 以一个正常的文本为起点,才能证明实验的可靠性。
谢谢刘禾,也感谢在世界各地热情参与这个项目的译者们。
徐冰于纽约 25 April, 2006
地书对话软件装置
材料:电脑软件, 聚酯薄膜印刷在丙烯版上
首展日期:2007年6月27日-9月3日
展出地点:纽约现代艺术馆(MoMA),纽约
“地书——画语”是徐冰“地书”项目的一部分,是“地书”软件的延伸作品。 装置是由两台面对面的电脑组成,在两台电脑中间被一块半透明的毛玻璃墙隔开。在玻璃墙上的两面,用“画语”(标识语言)印刷着一段对话,内容是艺术家制作这套标识语言想法的形成过程。使用者面对面坐在电脑台前,虽然他们之间距离很近,但是相互看不见玻璃墙那面的人,这种即近又远的感受是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常有的。即使在一个办公室也要通过电子信传递信息,而这两句话的信息是要通过遥远卫星又转回来的。在展厅中的两台电脑里设置了一套特制的聊天软件。使用者打入英文,就被即刻翻译成徐冰的“标识文字”显示在屏幕上。俩人可以用这种“文字”聊天或互通信息。
此作品是纽约MOMA“自动更新”展的一部分,由Barbara London策划。主题讨论的是“.Com时代的新艺术现象,也讨论艺术家在“Video艺术”时代之后, 如何对高科技的丰富材料做出的反应、调整和使用。此展览是首次探索”新媒体”艺术家是怎样通过荒诞和幽默的手法对高科技的使用和展示。
背后的故事 3
2006
材料:灯箱,杂草,树叶,树根,170 x 900cm
展出地点:中国,苏州,苏州博物馆
中国,深圳,何香凝美术馆,远景展望(2007-2008)
原画出处:龚贤(1618-1689),《山水图》,水墨纸本
“2004年,我在德国东亚美术馆做展,想既结合当地历史又利用好环绕展厅四周的大玻璃展柜,创作新作品。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,九成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,留下的只有丢失艺术品的照片。在机场转机时,看到办公区毛玻璃墙背后的盆栽植物,真像中国画晕染的感觉。这时我想到了美术馆大玻璃柜和那些遗失的绘画,并获得了《背后的故事》的创作灵感。“
背后的故事 2
2006
材料: 综合媒材装置 / 磨砂玻璃后的各种材料及装置,240 x 864 cm
展览地点:韩国,光州,光州双年展
原画出处:韩国画家毅斋许百炼(Huh Baek-ryun, 1891-1997)的水墨纸本山水画Landscape after Rainfall。
“2004年,我在德国东亚美术馆做展,想既结合当地历史又利用好环绕展厅四周的大玻璃展柜,创作新作品。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,九成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,留下的只有丢失艺术品的照片。在机场转机时,看到办公区毛玻璃墙背后的盆栽植物,真像中国画晕染的感觉。这时我想到了美术馆大玻璃柜和那些遗失的绘画,并获得了《背后的故事》的创作灵感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