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方块字书法:桃花源记
作品标题:《英文方块字书法:桃花源记》
媒材: 墨,宣纸
尺寸:330 x 490 cm (画芯尺寸)
展览:2013年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,伦敦
文字内容: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/先世/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
题记:
二零一三年十月,在创作《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》这件精彩作品期间,我写了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这幅书法。每次读这首诗,总有新的灵感迸发。故事的结尾,渔人试图找回桃花源却失败了,蕴含着深刻的意义:人们向往理想世界,然而,这个理想世界越是追寻,反而离我们越发遥远。徐冰于伦敦
背后的故事:南山翠屏
材料:干枯植物和回收物品粘在磨砂玻璃版上
2013
展览地点:中国,北京,中间美术馆
2014
展览地点:中国,上海,龙美术馆(西岸馆)
2015
展览地点:美国,萨瓦特,萨瓦特艺术设计学院美术馆
2"004年,我在德国东亚美术馆做展,想既结合当地历史又利用好环绕展厅四周的大玻璃展柜,创作新作品。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,九成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,留下的只有丢失艺术品的照片。在机场转机时,看到办公区毛玻璃墙背后的盆栽植物,真像中国画晕染的感觉。这时我想到了美术馆大玻璃柜和那些遗失的绘画,并获得了《背后的故事》的创作灵感。"
背后的故事:仿吴镇山水
2013
材料:干枯植物和回收物品粘在磨砂玻璃版上
展览地点:意大利,威尼斯,威尼斯双年展
"2004年,我在德国东亚美术馆做展,想既结合当地历史又利用好环绕展厅四周的大玻璃展柜,创作新作品。这个美术馆在二战期间,九成的藏品被苏联红军挪到了前苏联,留下的只有丢失艺术品的照片。在机场转机时,看到办公区毛玻璃墙背后的盆栽植物,真像中国画晕染的感觉。这时我想到了美术馆大玻璃柜和那些遗失的绘画,并获得了《背后的故事》的创作灵感。"